同性伴侶如何登記結婚?登記、限制與收養規定一次看
近年來人權意識抬頭與多元文化的擴展,婚姻不再只是異性戀者的專利。同性婚姻在全球逐步合法化,而台灣更於2019年寫下歷史!成為亞洲第一個實現同性婚姻平權的國家。儘管制度逐漸完善,但仍有許多同性伴侶對於結婚登記流程、法律限制及收養規定感到陌生。今天將以八大章節深入解析同性婚姻從合法化歷程到實際操作的每一環節,幫助有需求的讀者輕鬆掌握完整資訊。
1. 台灣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辛路歷程
台灣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可以說是一條充滿挑戰與堅持的道路。2017年5月24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今憲法法庭)釋字第748號解釋宣告《民法》禁止同性婚姻違憲,要求立法院在兩年內完成修法。最終,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並於5月24日正式上路。《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
這項歷史性進展,不僅讓同志伴侶得以在法律上獲得平等地位,也彰顯台灣在人權保障上的堅定立場。如同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所說:「自由不只是拋掉身上的鎖鏈,而是以一種尊重和增進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這句話正好印證了婚姻平權背後的核心價值。
2. 全球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有哪些?
截至2025年,全球已有38個國家或地區通過同性婚姻法案:
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加拿大、南非、挪威、瑞典、葡萄牙、冰島、阿根廷、丹麥、巴西、法國、烏拉圭、紐西蘭、英國、盧森堡、墨西哥、美國、愛爾蘭、哥倫比亞、芬蘭、馬爾他、德國、澳洲、奧地利、中華民國(臺灣)、厄瓜多、哥斯大黎加、智利、瑞士、斯洛維尼亞、古巴、安道爾、愛沙尼亞、希臘、列支敦斯登、泰國
亞洲地區方面,台灣為第一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後續相繼的國家如尼泊爾、泰國。
3. 同性婚姻登記該怎麼登記?流程與所需文件有哪些
同性婚姻的登記流程與異性婚姻大致相同,主要步驟如下:
登記流程:
-
雙方親自前往任一戶政事務所
-
提交結婚登記書面文件
-
現場確認雙方身分、資料無誤
-
經戶政機關登記完成後,即具婚姻效力
所需文件:
-
雙方身分證與印章
-
戶口名簿
-
結婚書約(可至戶政事務所領取或官網下載)
-
若另一半為外國人,需為合法認證的26個國家
需特別注意的是,結婚書約需兩名年滿20歲之證人簽名,才能正式送件。
4. 同性婚姻的法律限制與親屬關係規定
雖然同性婚姻已合法,但在某些方面仍與異性婚姻有所不同:
-
親屬關係: 與異性婚姻一樣,同性配偶的雙方父母不會因此成為姻親。
-
收養權益: 收養制度在2023 年 5 月 16 日,同婚通過將滿四週年時,等到了好消息,立法院三讀通過「同性伴侶無血緣收養」.
-
外國人配偶條件: 需為合法認證的26個國家(詳見第7節)。
此外,婚後在法律上產生的權利義務(如財產制、贍養義務、繼承權等),皆與異性婚姻無異,具有相同效力。
5. 同性伴侶可以辦理收養嗎?現行法律規範有哪些?
過去,台灣的同性配偶僅能進行「繼親收養」,即收養配偶的親生子女。然而,2023年5月16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修正案,正式開放同性配偶共同收養無血緣關係的子女。《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
收養方式:
類型 | 異性配偶 | 同性配偶 |
---|---|---|
繼親收養 | 可行 | 可行 |
共同收養非血緣子女 | 可行 | 可行 |
此修法使同性配偶在收養權利上與異性配偶平等,保障同志家庭的親子關係與法律地位。
6. 外籍同性伴侶能在台結婚嗎?跨國同性婚姻的挑戰與現況
原先,台灣僅允許外籍伴侶的母國承認同性婚姻時,才能與台灣籍伴侶在台登記結婚。然而,2023年1月19日,內政部發布函釋,擴大跨國同性婚姻的適用範圍,允許台灣人與外籍伴侶結婚,即使對方國家未承認同性婚姻,也可在台灣登記結婚,中國大陸除外。
需注意的是,這項政策僅適用於「一方為台灣人」的情況,兩位外籍人士若其母國未承認同性婚姻,仍無法在台灣登記結婚。
這些法律變動可得知台灣在婚姻平權的持續進步,為同性伴侶提供更全面的法律保障。
7. 真實小故事:婚姻平權背後的日常溫度
2019年5月24日,台灣同性婚姻正式合法化當天,喬纕與婕希成為全台首對完成結婚登記的同性伴侶。兩人原本經營著一輛麵包車,在台南街頭販售手工麵包,低調卻堅定地走過公開出櫃與社會壓力的路。他們的故事也象徵著婚姻平權不只是法條上的變動,更是無數人勇敢生活的日常寫照。
同性伴侶喬纕與婕希故事8. 未來展望:同性婚姻法制化的修法趨勢與社會影響
自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以來,雖然已奠定重要基礎,但婚姻平權的實踐仍有可進一步完善之處。
✅ 已完成的重要修法:
共同收養非血緣子女:2023年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法,允許同性配偶可共同收養非血緣子女,使收養權利與異性婚姻家庭一致。
跨國同性婚姻登記:2023年內政部修正函釋,允許台灣人與非承認同性婚姻國籍的外籍人士結婚,只要其中一方是台灣籍,即可在台登記結婚。
📌 仍待努力的方向:
跨國收養與國際親權認可機制:雖國內收養法已開放,但涉及跨國收養或來自其他國家的合法子女認定問題,仍有待與國際法制對接。
性別教育與家庭多元觀推廣:社會風氣雖逐步轉變,但偏見與歧視仍存在,特別在教育現場與保守社群中。未來需持續透過性別平等教育、媒體倡議與政策宣導,加深對同性家庭的友善理解與包容。
結語
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不只是少數族群的勝利,更是台灣社會邁向平等與人權保障的重要里程碑。從登記流程、法律限制,到收養與跨國婚姻的規範,每一個制度的進步都來自不斷爭取與對話。
正如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所言:「如果我們只是等待他人或其他的時程,任何改變都不會發生。你自己就是那位被等待的人。你自己就是你所尋求的改變。」這句話提醒我們,實現真正的平等,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與堅持。
*如需進一步瞭解同性婚姻相關法規、登記流程或收養規定,建議諮詢專業律師或參閱內政部與戶政事務所提供的官方資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