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離婚或監護權官司?認識家事律師的工作範圍與專業服務
“Law is order , and good law is good order."(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Aristotle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
法律是一門專業,而律師正是在這個領域中,為民眾解讀法條、依法保障權益,並處理各類複雜問題的重要角色。其中,「家事法」作為法律體系中的一環,所牽涉的議題廣泛也相當複雜,更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家事法律涵蓋婚姻、離婚、收養、遺產繼承、未成年子女監護權、親屬扶養、夫妻財產分配、家庭暴力等相關領域。而一名專業的家事律師不僅能夠幫助民眾答疑解惑,還能指導蒐證方向、依法提起訴訟或進行家事調解,讓法律糾紛迎刃而解。
您是否也正在尋找一位值得信賴的家事律師?或想了解家事調解與訴訟流程有哪些關鍵細節需要注意?本文將為您一一解析!
什麼是家事律師?認識家事律師的專業領域
家事律師就是專門處理婚前協議、離婚訴訟、夫妻財產分配、扶養費爭議、子女監護權、子女收養、遺產繼承、探視權、家庭暴力等,與我們的婚姻、家庭相關的法律糾紛。
1. 婚前協議
家事律師可協助擬定婚前協議,就財產分配、家務分工、家庭開支負擔、自由處分金、婚後住所安排、子女姓氏及其他特約事項進行清楚約定,以避免未來的法律糾紛。
2. 離婚
協助擬定離婚協議書,或針對離婚訴訟提供專業法律服務,並依據個案需求盡力保障相關權益,包括財產分配、扶養費、贍養費、監護權、探視事宜等。
3. 夫妻財產分配
無論是婚前協議還是離婚訴訟,家事律師都能依據個案的財產制度與債務爭議,提供專業法律諮詢與訴訟協助,協助當事人妥善解決財產紛爭。
4. 扶養費
依《民法》規定,夫妻、兄弟姊妹、(祖)父母對子女,或子女對(祖)父母等直系血親,皆負有扶養義務。家事律師可協助處理扶養費爭議、聲請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等相關法律糾紛。
5. 監護權
在離婚時,夫妻需就子女監護權進行協商。而家事律師可提供專業法律建議,並協助完善離婚協議書的內容。若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也能提供訴訟代理服務,積極爭取最有利的結果。
6. 收養
無論是繼親收養、近親收養或其他類型的收養程序,家事律師可協助準備所需文件、辦理收養申請及出庭程序,確保收養合法有效,並保障未成年子女的權益。
7. 遺產繼承
包括拋棄繼承、限定繼承、遺囑預立、特留分、應繼分及遺產相關訴訟,家事律師皆可提供全方位的法律諮詢、遺囑審閱及訴訟代理服務。
8. 探視權
當一方獲得子女監護權,另一方仍擁有探視權。家事律師可協助擬定合理的探視條款,若探視權遭阻礙,亦可訴諸法律保障當事人的權益,以維護親子關係。
9. 家庭暴力
針對家庭暴力事件,家事律師可協助聲請民事保護令,並協助處理相關法律程序,保護當事人的安危。
專業的家事律師能打造全方位、客製化且一條龍的法律服務,從法律諮詢、書狀撰寫、文書審閱、調解陳述、蒐證指導,到訴訟代理,皆能提供專業協助。結合完整的法律資料庫及完善的保密機制,讓您安心諮詢、委託更放心。
家事調解有什麼好處?節省金錢支出更保有隱私!
當家庭發生一些爭議、必須透過法律途徑處理時,「調解」就會是您要面對的情況。根據《家事事件法》第23條 規定,家事事件除第三條所定丁類事件外,於請求法院裁判前,應經法院調解。也就是說,除了民事保護令、監護(輔助)宣告、撤銷監護(輔助)宣告、死亡宣告、撤銷死亡宣告等事件外,絕大多數的家事案件都須先進行法院調解。只有在調解未果的情況下,當事人才能進一步提起訴訟。
對於家事調解,許多民眾多抱持負面、不樂觀的看法,認為調解只是浪費時間,只有訴諸法律訴訟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其實,家事調解有多項好處,其效力與法院判決並無差異。
家事調解具備下列四大優勢,非常值得民眾善加運用:
1. 節省時間與金錢成本
透過調解委員的居中協調,若雙方能達成共識,就能避免進入冗長的訴訟程序,節省大量時間與金錢支出。
2. 保有隱私、利於緩和關係
由於家事事件多具私密性,若透過調解程序來解決問題,就能避免對簿公堂、撕破臉的情況。尤其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案件,因隱私問題,會建議多透過調解程序來處理。
3. 自己掌握結果
若案件進入訴訟程序,判決結果將由法官決定,未必能完全符合您的期望。不如透過調解程序,您可以親自參與協商過程,自行爭取期望的結果。
4. 收費便宜,減少負擔
法院調解的基本費用是一千元,多數案件還不收費。但進入訴訟程序,就要花數千元的裁判費、律師費以及其他法律程序的費用。
家事調解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律師真心話
民眾最在意的點莫過於:「調解真的能夠解決問題嗎?」如果您也希望透過調解來解決糾紛,我們建議您尋求律師的協助。事實上,多數調解會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當事人對案件結果的期待過高、缺乏正確認知,導致雙方訴求差距過大、難以達成共識。
若有聘請律師,律師可根據過往的實務經驗,協助評估案件的可能發展與訴訟結果,並提供更為實用的法律建議。此外,在調解過程中,您的主張與訴求也能交由律師代為陳述,這不僅能減少情緒起伏影響陳述,也能避免因法律知識不足而陷入劣勢。
調解筆錄也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我們希望您不要認為調解是浪費時間,而是把握這個機會,透過專業律師的協助,提出正確的主張與合理訴求,嘗試與對方達成共識,讓紛爭得以更有效率地解決。
家事訴訟如何進行?完整流程一次看
家事訴訟事件,包括甲、乙、丙類事件 | 家事非訟事件,戊類事件 | 家事非訟事件,丁類事件 |
---|---|---|
一、調解程序 依「調解前置原則」,須先進行調解,調解成立即結案。 若同時涉及多項家事事件,可合併調解。 |
一、調解程序 依「調解前置原則」,須先進行調解,調解成立即結案。 若同時涉及多項家事事件,可合併調解。 |
包括監護或輔助宣告事件、認可或終止收養、死亡宣告事件、 監護人選定或特別代理人選任、安置事件,以及民事保護令等案件。 丁類事件不強制進行調解,但當事人仍可聲請調解。 |
二、審理程序 調解不成,進入審理程序。 由雙方當事人遞交書狀、陳述主張並提出證據,交由家事法官審理。 原則上不公開,以保障隱私。 |
二、審理程序 調解不成,進入審理程序。 由雙方當事人遞交書狀、陳述主張並提出證據,交由家事法官審理。 情況特殊,可裁定暫時處分。 |
|
三、上訴至高等法院 不服一審判決,可上訴至第二審法院。 應在收到判決書當日起20日內,向原法院提出上訴。 |
三、抗告至一審合議庭 若不服裁定,可在收到裁定書的10日內提起抗告, 由地方法院合議庭審理。 |
|
四、上訴至最高法院 有「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當事人須委任律師。 上訴理由限於「原判決違背法令」。 若案件涉及財產請求,其利益金額不得低於新台幣150萬元。 |
四、再抗告至最高法院 有「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當事人須委任律師。 上訴理由限於「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 若案件涉及財產請求,其利益金額不得低於新台幣150萬元。 |
|
五、確定判決、履行勸告/強制執行 判決確定後,當事人可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 或調查對方的履行情況並進行勸告。 |
五、確定裁定、履行勸告/強制執行 裁定確定後,當事人可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 或調查對方的履行情況並進行勸告。 |
該不該請律師?又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家事律師?
家事案件的嚴重程度不一,多數糾紛可以透過調解程序和平解決,但有些情況則可能必須訴諸法律訴訟,才能真正保障權益。那麼,當民眾遇到法律問題時,是否一定要請律師呢?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大部分的法律程序也並未規定一定要請律師,關鍵在於個案的需求,以及當事人希望以何種方式解決問題。
如果您的案件情況複雜、涉及高額財產,我們會建議請律師協助,以提升勝訴機率。此外,若您打算上訴到第三審,依規定適用「強制律師代理原則」,您也必須要委任律師代理訴訟。除非符合《行政訴訟法》第49-1條第3項 的特殊情況,才可例外不需委任律師。
重點來了,您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家事律師呢?我們不建議僅憑「勝訴率」來做挑選,而是應該先了解自身需求。以外遇離婚為例,您的訴求是離婚、單獨監護、外遇賠償還是要爭取贍養費?
由於每位律師的法律策略與處理風格皆有所不同,建議您在諮詢過程中,了解律師對於您的案件及訴求所提供的建議和對策是什麼,再評估自己是否能接受,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其次,律師提供的服務範圍為何、委任的條件是什麼,這些都必須要詢問清楚。這不僅能保障您的權益,也能讓彼此的合作更加順利。畢竟,法律不是一場單打獨鬥的戰爭,而是需要當事人與律師共同配合、攜手前行,才有辦法達成理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