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朋友轉帳領錢成車手!被告人頭戶洗錢詐欺,帳戶被凍結怎麼辦?

很多人以為只是「幫朋友一個小忙」,代為轉帳、幫忙領錢,甚至朋友跟你借帳戶,一句「好啊,反正我這個戶頭沒在用」卻沒想到這樣的舉動,可能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成為所謂的「車手」或「人頭戶」。一旦被利用、被發現異樣,帳戶將立刻遭到警示凍結,不僅原有的存款拿不出來,還可能被檢警以詐欺或洗錢起訴!

在實務上,不少人其實並沒有犯罪意圖,就算心裡存疑也選擇相信朋友、同學或打工徵才廣告,卻因此背上「詐欺共犯」或「幫助洗錢」的罪名。究竟成為人頭帳戶會怎樣?刑責會多重?帳戶被凍結後還能否解除、取回自己的錢?85885法律團隊將帶你逐步解析相關法律責任,並提供專業建議,幫助你避免成為詐騙集團的替罪羊,並在遭到指控、起訴時盡可能平安脫身。

朋友叫你幫忙轉帳領錢?小心成為詐騙集團車手!

「只是幫朋友轉個錢、領個錢,怎麼會出事?」這是許多當事人在被警方約談時最常說的一句話。事實上,詐騙集團最常利用的洗錢工具就是所謂的「人頭帳戶」。不論是朋友拜託、打工職缺、還是社群平台上認識的新網友,只要你「代收款項」、「協助轉帳」、「提供帳戶或提款卡」,都極可能淪為詐騙集團的「車手」。

常見詐騙集團洗錢陷阱破解

  • 網友騙局:在Facebook、Instagram、Telegram、WeChat等平台上認識新朋友,對方謊稱要換匯、投資,實際上利用你的帳戶收受詐騙款項。

  • 徵才打工:網路上打著高薪、輕鬆的廣告,實際上要求你交出帳戶或金融卡、代為提款,最後淪為詐團洗錢工具。

  • 短期借貸:以「急用」為由,請你幫忙代收、代匯各種款項,但你的帳戶很可能早就被盯上!

  • 二手交易:在蝦皮、臉書社團中幫忙收款、轉交款項,後來才知道是假買賣、真詐欺。

  • 境外投資/博弈:假冒投資顧問或賭博平台管理員,用話術讓你交出帳戶,承諾「幫你快速回本」。

  • 親友推薦:有時甚至是家人、同學的不斷背書,讓人誤以為是安全可靠的,結果最後卻被捲入詐欺洗錢案件。

而且,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沒分到錢」就能沒事!依照《刑法》及《洗錢防制法》中的規範,只要你的帳戶中有詐騙款項的流動,檢警都將合理懷疑你有共犯或幫助的行為,後續衍生之帳戶凍結、調查程序等法律問題絕對會讓你相當頭痛。

人頭戶是什麼?帳戶借人被告詐欺怎麼辦?

所謂的「人頭帳戶」,就是指銀行帳戶名義上屬於你,但實際上卻被詐騙集團拿去用來當作操作金流的工具。這些帳戶可能透過租借、購買或騙術取得,然後讓詐騙被害人把錢匯進來,再由車手迅速提領或操作轉帳,主要概念就是讓贓款的流向層層加密,增加警方追查的難度。

很多民眾誤以為「只是把帳戶借人、又不是我操作的、我也沒騙人」所以不會有事,但從司法角度上來看,這樣極有可能被認定是協助詐欺的行為。原因就在於:當帳戶出現可疑金流時,檢警會把帳戶所有人視為可能的共犯,因為要是沒有你的帳戶,詐騙集團也無法完成收款、洗錢的環節。因此,即便你本人沒有參與行騙或去當車手提款,單純提供帳戶,也可能被依刑法詐欺罪或洗錢防制法起訴。除此之外,這些帳戶一旦被檢警標記,通常會被列為「警示帳戶」,導致你無法再使用該帳戶,甚至未來想重新開戶也會很麻煩。更慘的是,你可能必須為被害人的金錢損失負起連帶賠償責任!

簡言之,無論對方是親友、家人、老闆還是網友,都不要隨意交出自己的銀行帳戶或提款卡。若已經因為帳戶被利用而遭到調查,務必盡快尋求專業律師協助,在偵查或審判過程中盡可能釐清責任、爭取最好的判決結果。

洗錢防制法?詐欺罪?人頭帳戶法律責任說明

人頭帳戶可能罪名 適用法條 刑責與說明
洗錢罪 《洗錢防制法》第22條 初犯可由警察機關裁處告誡;若再犯或一次交付三個以上帳戶,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臺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詐欺罪(幫助犯) 《刑法》第30條、第339條 詐欺正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幫助犯則得依規定減輕其刑

簡單來說:

洗錢防制法 → 重點在於「你的帳戶是犯罪工具」,即使沒拿錢也有事。

刑法詐欺罪 → 重點在於「因為有你的幫助才完成詐騙流程」,所以要負起共犯責任。

人頭戶會有前科嗎?要賠多少錢?人頭帳戶訴訟案例解析

許多人在偵查或開庭時最在意的兩件事就是:這會不會留下前科?要不要賠錢?首先,刑事部分,一旦被檢方依刑法詐欺罪或《洗錢防制法》 起訴,即便是可減刑的詐欺幫助犯,最後判決是緩刑或易科罰金,但依然屬於「有罪判決」,也會有所謂的「前科」。就可能影響往後的求職就業與產生金融信用問題,為生活帶來不便。

而民事賠償的部分,因為你的帳戶被用來收取詐騙款,受害人往往會在刑事訴訟之外,另行提起民事求償。法院有可能會認為「沒有你的帳戶,詐騙金流就無法成立」,因此即使你沒有實際分得贓款,也可能被判須連帶賠償損失。當然,若能舉證自己確實「毫無詐欺故意」,只是因輕信朋友而被利用,檢方或法院也可能會做出不起訴或無罪的處分。

人頭戶無罪案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114 年度金訴字第 364 號刑事判決

本案被告張姓男子,因友人邀約而加入詐騙集團,並利用前配偶名下的銀行帳戶作為人頭戶。該帳戶收受被害人遭詐騙的款項新臺幣20萬元,之後由前配偶提領,再交給張男處理,最後轉交給詐騙集團上游。張男因協助過程獲得2%報酬。

法院認為被告明知帳戶用途與金流來源涉及詐欺,卻仍主動協助提款、交付贓款,顯已參與詐騙行為。因涉案人數超過三人,構成《刑法》加重詐欺罪,同時也觸犯《洗錢防制法》。最終判處有期徒刑1年4月,並依法沒收其非法所得。至於引介張男入團的成員目前在逃遭通緝,而前配偶因並不知情,經檢方審酌後處分不起訴確定。

從案例可知,人頭戶並非一律有罪,是否可以不起訴、爭取無罪判決,關鍵在於是否能夠證明「沒有犯罪故意」、「未實際參與犯罪」,不管是透過自己蒐證、搭配專業律師協助蒐集整理證據、釐清金流,都必須十分謹慎應對才能有效解決眼前困境。

帳戶被警示凍結怎麼辦?如何解除?可以領錢嗎?

Q1:如何查詢帳戶是否被警示?

若懷疑帳戶遭到凍結,可向聯徵中心申請「當事人信用報告」 ,可透過自然人憑證或金融憑證來線上查閱、郵寄、請郵局代收書面申請,或直接臨櫃申請。

Q2:帳戶被凍結後,我還可以領錢或轉帳嗎?

不行。帳戶一旦被警示凍結,銀行會立刻限制所有功能:不能提款/轉帳/收款、不能使用網銀/金融卡。就算裡面有自己的合法存款,也會被暫時鎖住,必須等到案件調查結束、取得不起訴處分或判決證明,並向通報機關申請解除後,才能恢復正常使用。因此當發現帳戶被凍結時,務必要先查清原因,並盡快配合偵查程序,才能縮短解凍時間。

Q3: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後,會自動解除嗎?有快速解除的方法嗎?

想要解除警示必須回到原通報機關(通常是警察機關)提出申請,並檢附相關判決或處分書。原則上只有在案件偵查或審判結束後,才可能解除。依《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第9條 規定:若沒有主動申請,警示帳戶在兩年後會自動解除;但若警方認為仍有必要,得再延長一次,一次以一年為限。換句話說,並不存在可以「快速解除」的捷徑,就是必須按規定程序申請才可以解凍帳戶。

Q4:解除警示帳戶需要哪些文件?

  1. 個人身分證件

  2. 民眾解除警示帳戶申請書 (可至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網站下載)

  3. 案件相關證明文件(如不起訴處分書、無罪判決書、緩起訴處分書、判決書與出監證明書等)

Q5:解除警示帳戶要花多久時間?

通常,從案件結束到成功解除警示,流程大概需要半年左右。大致步驟為:

  1. 取得無罪判決書、不起訴處分書、緩起訴處分或判決執行證明

  2. 填寫「民眾解除警示帳戶申請書」並攜帶文件向警察機關提出申請

  3. 申請後約5個工作天內,會收到解除警示的公文

  4. 帳戶所屬銀行將在7-14天內左右收到帳戶解凍公文

Q6:如何確認警示帳戶是否已解除?

戶主在完成前述解除帳戶警示申請流程四步驟之後,可致電向銀行客服確認帳戶狀況,待帳戶恢復正常後,存提、交易功能都將恢復正常使用。

遠離不明金流、慎選打工!詐欺律師24h線上免費法律諮詢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這個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的時代,任何一句「幫我收款」、「借我帳戶」、「高薪輕鬆打工」都可能暗藏陷阱。與其事後懊悔,不如在一開始就保持警覺,拒絕任何不明金流。

若你或親友已經因帳戶外借、幫人轉帳領錢而收到警方通知,務必謹記:這不是小事,帳戶遭凍結、被告洗錢或詐欺,無論牢獄之災或留下前科都非常嚴重。千萬不要單打獨鬥,儘速諮詢專業律師協助釐清責任、準備答辯,甚至爭取在偵查階段就能得到不起訴處分是最好的!

85885法律網提供24小時詐欺案件免費法律諮詢,無論你是剛收到通知,還是帳戶已經被凍結,都能即時獲得協助。不要等到官司纏身才後悔,現在就尋求專業,為自己爭取最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