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想幫小孩子改姓需要什麼資料?可以改幾次?如何向法院申請改姓?
離婚之後,很多爸媽心裡都會想:孩子的姓,還要繼續跟對方嗎? 尤其當孩子是你一手帶大的,感情也最深,看到戶口名簿上那個不再熟悉的姓氏,難免會有點疙瘩。這種時候,考慮要幫孩子改姓的人真的不少!
姓氏要怎麼改?需要符合那些條件?離婚後小孩可不可以改姓?改姓手續怎麼跑?
透過這篇文章,帶你一步步瞭解這些問題,讓你在面對孩子改姓這個議題時,能更有方向!
孩子改姓的法律基礎是什麼?
根據《民法》第1059條 的規定,如果爸爸媽媽在出生登記之前,沒有先講好小孩要跟誰姓的話,就會由戶政事務所抽籤來決定。但就算已經登記了,只要孩子還沒成年,而且爸媽雙方都有共識,也還是可以透過書面申請改姓。
父母離婚後,小孩改姓一定要雙方都同意嗎?
很多人會以為,離婚後只要拿到了孩子的監護權,改姓這件事就可以自己決定。不過孩子的姓氏不是誰有親權就能決定的事情,所以就算是監護人,孩子改姓還是需要雙方同意。
戶政單位也只會受理父母雙方都有簽名的申請,如果對方沒簽同意書,戶所那邊是不會受理的。
假設你想幫孩子改姓,但對方就是不簽同意書、不讀不回、甚至直接擺爛不配合該怎麼辦?
這時候你就可以根據《民法》第1059條第5項 ,直接向法院申請,請求變更孩子的姓氏。只要你符合某些情況,就可以由法院來判斷是不是該改。像是:
- 雙方已經離婚
- 有一方(或雙方)過世
- 有一方失聯超過三年,完全找不到人
- 有一方根本沒有盡到照顧或教養孩子的責任
如果你遇到的是這類情況,而且能說明改姓對孩子的生活比較有幫助,法院就有可能准許你幫小孩改姓。
小孩一輩子可以改姓氏幾次?法律有規定姓氏變更次數嗎?
根據現行《民法》第1059條 的規定:
- 子女在出生登記之後、成年之前,可以由父母以書面約定改從父姓或母姓一次
- 子女成年後,可以自行決定改一次姓氏,改為父姓或母姓都可以,不需要父母同意
如果是要改成非父姓或母姓,或有其他特殊狀況,則必須依照《姓名條例》第8條第一項 的規定提出申請,經過戶政機關審查通過才行。
常見改姓問題 Q&A:
Q1:我小孩未成年時幫他改過姓,這樣他成年後還能再改嗎?
可以。根據《民法》第1059條,未成年時父母代為改姓一次,成年後本人仍有一次機會可以改姓,兩者是分開計算的。
Q2:我幫小孩改姓過,但我們之後又複合了,可以再改回來嗎?
不行。改姓的機會有次數限制,未成年階段只能改一次,就算雙方關係修復,也不可以無條件改回原姓。
Q3:我的姓氏跟父母都不一樣,成年後可以改回父姓或母姓嗎?
只要你之前還沒有用過成年後的改姓權利,就可以提出申請。就算你從小就是用其他親屬的姓氏(例如祖父母或養父母的姓),成年後仍然可以依法選擇改為親生父或母的姓。
幫孩子改姓需要準備什麼資料?申請改姓文件清單
在幫小孩改姓之前,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把所有該準備的資料先整理好。只要你文件齊全,到戶政事務所就能順利申請,也比較不會被退件。
我們幫你整理了一份清單,照著準備絕對沒問題:
改姓需要的基本證件與身份資料:
- 申請人的身分證(通常是父母其中一方)
- 申請人印章或簽名
- 1吋大頭照1張(依照身分證相片規定,有些情況可免附)
- 孩子的身分證,若還未領身分證,改附戶口名簿
- 改姓證明文件
- 如果是單方法定代理人申請(例如只有媽媽申請),還要另外提供另一方的同意書
小孩改姓申請流程步驟教學
改姓流程大致上會是這樣:
- 直接到戶政事務所的櫃檯提出申請
- 承辦人員會先幫你審核帶來的資料
- 如果沒問題,就會正式受理,進入後續的審查程序
當天到戶政現場時,工作人員會請你先填一份申請表格,並繳交相關資料。如果爸爸媽媽雙方都已經達成共識、同意幫孩子改姓,那流程會快很多,有些地方甚至幾天內就可以辦好。
小孩改姓後,戶口名簿和學籍資料會自動更新嗎?
小孩改姓之後,戶政系統那邊會自動幫你更新資料,基本上你人到了、資料確認完,他們就會處理好。
但其他像是孩子的學籍資料、健保卡、身分證(如果已經滿14歲)、還有像銀行帳戶之類的,就不會跟著一起更新了,家長還是要一個一個去辦。
沒處理的話,很容易資料對不起來、系統查不到人、證件重辦時出錯。所以建議把這些工作當成改姓後的支線任務,趁有空的時候一次處理,省得日後還得多跑好幾趟。
改姓會影響孩子的繼承權嗎?
很多人會擔心說,孩子如果改了姓,那跟原本爸媽之間的法律關係,是不是也會跟著改變?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改姓,講白了就是一種戶籍上的身分變更,它只是把姓氏換掉,不會動到原本的親子法律關係。 換句話說,就算孩子從爸爸那邊的姓改成了媽媽的姓,他還是有權利依法繼承爸爸的財產;反過來講,爸媽對孩子的扶養義務,也不會因為改了姓就可以不用負責,法律上這層關係是完全不會被切斷的。
前配偶不同意改姓,法院怎麼判
在臺中地方法院 113 年度家親聲字第 898 號裁定案 中,有一位媽媽向法院聲請,希望讓孩子的姓氏從原本的父姓,改成她自己的姓氏。
她說,離婚後這幾年,孩子一直是她獨自照顧,對方從來沒出面探視,也完全沒有支付過扶養費,孩子的生活大小事都是由她一手包辦。
法院後來找了社工去訪視,發現孩子的生活圈完全是靠著媽媽這邊的家人在支撐,而且小孩認同的爸爸,已經不是生父,而是現在和媽媽一起生活的同居人。
法院最後認為,既然爸爸完全沒在扮演父親的角色,改姓對孩子來說其實比較有幫助,能讓他在身分認同、情感上更穩定,所以就裁定准許孩子改成跟媽媽姓。
改姓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教育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瞭解,瞭解的前提是溝通,溝通的前提是尊重。—— Smart Parents 親子王
講了這麼多法律上的規定和改姓流程,最不能忽略的還是孩子的感受。對大人來說,可能會覺得這只是改個名字、換一個戶籍資料的手續,但對孩子來說,這很可能是自我認同、甚至是家庭歸屬的一次轉變。
年紀小的孩子也許沒太大感覺,但如果孩子已經懂事,開始會想為什麼我和爸爸姓氏不一樣?同學會不會覺得很奇怪?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好好處理,可能會讓孩子不安心的!
所以說,在遞出改姓申請之前,或許你可以先放慢腳步,好好和孩子聊聊,聽聽他的想法、看看他接不接受這件事。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讓他也參與這個過程,反而會比單方面決定來得更好,也能讓他更自然地接受這個改變。畢竟這不只是你的選擇,更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轉折。
如果你還在猶豫,不妨先找個值得信賴的法律專業或徵信顧問聊聊,把細節搞懂後再行動,比什麼都實際喔!